豫电教馆〔2009〕32号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全省教育系统
教学技能竞赛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省辖市电化教育馆,河南省实验小学: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豫教工〔2009〕9号)文件要求:电教系统所设科目,由省教育厅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竞赛细则。竞赛的优胜者由省、市电教馆向省、市竞赛办公室报名单统一表彰。为搞好此项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动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健康发展,现将“河南省2009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全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项目竞赛,是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师劳动技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豫教工〔2009〕9号)文件要求,该项目竞赛成立实施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1)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设在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竞赛评审组,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技能情况和师德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审。各省辖市也要成立相应的竞赛领导机构,组织办理所属区域和单位竞赛活动的有关事宜。
二、竞赛内容和参赛范围
1、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本次活动中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的理论、方法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技术、教学理论和经验以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改进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这个项目的评审中尤其要体现出运用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如教与学的设计能力、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课堂反馈能力及教学语言技能等方面。
2、竞赛内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
3、评审标准: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评审标准》(见附件6)执行。
4、本次竞赛的学科范围限定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两个学科。各省辖市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竞赛科目并自行表彰。
5、参赛人员为:小学相关学科教师。
三、竞赛方法和过程
竞赛分为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决赛三个阶段。
1.资格审查:包括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通过资格审查的作品将参加专家评审,并于
2.专家评审: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聘请的专家评审组,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在综合评审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和参加现场决赛的作品名单: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各25名。
3.现场决赛:根据专家组推荐的现场决赛名单,于2009年7月中旬现场决赛,届时确定参赛作品的最终获奖名次及奖项。
现场决赛方式:(1)现场做课;(2)教学反思:时间5分钟,请事先准备好ppt等电子演示文稿;(3)现场答辩:时间5分钟,要求参赛教师现场回答专家的提问与互动。
现场决赛缺席者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
现场决赛期间,省电教馆将组织小学语文、数学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观摩活动,欢迎各级教育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现场观摩决赛实况(有关通知另发)。
最终竞赛结果于2009年8月在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网址:http://#)上公布。
四、表彰奖励
1、小学语文、数学各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者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其中,特等奖获得者按有关规定的程序申报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一等奖获得者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各省辖市可参照省里文件精神对获得省级一等奖的教师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
2、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秀整合课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将择优直接推荐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教育软件大奖赛的评审。获得二等奖以上的优秀整合课例,执教教师可自愿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提出申请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教育软件大奖赛,所需费用自理。
五、竞赛要求
1、各省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统一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2、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竞赛原则,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对未经过层层选拔而直接申报者,一经发现,除收回荣誉称号外,还将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3、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阵地加大对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4、参赛人员应敬业爱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年以上。
六、注意事项
各省辖市在选拔后,按所分配名额(见附件2)向省竞赛实施办公室报送材料。报送材料包括:综合材料:“竞赛组织单位信息表”(见附件4)1份;竞赛活动小结1份;“参赛人员清单”(见附件5)1份。
各位参赛者应提供材料如下: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课教学设计方案一式5份;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等文档资料用B5纸打印;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课例一节: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需用双机位拍摄,不低于DV格式质量,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以DVD或VCD光盘形式报送,一式2份;
3、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式2份;多媒体课件应该是作者原创或在其他资源素材的基础上作者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组合编辑而成,单机版与网络版均可;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光盘形式报送,如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原软件。单机版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络版作品要求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
4、参赛者要提供“河南省2009年度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见附件3)一份;20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材料1份;获得有关成果或荣誉称号的证书复印件各1份(推荐单位负责查验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盖章)。
以上材料均要求用B5纸打印,加盖公章,并附电子文档(Word格式,“参赛人员清单”为Excal格式)。凡申报材料缺项或不符合规定者不予接受、不得参评。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09年6月10日,过期恕不受理。
联系电话:0371-66324285
联系 人:刘新民 赵向军
通信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邮政编码:450004
附件:1.河南省2009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成员名单
2.河南省2009年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名额分配表
3.河南省2009年度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
4.河南省2009年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组织单位信息表
5.河南省2009年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活动参赛人员与参赛作品清单
6.河南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评审标准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一日